YZ公子岐

写杨戬的《莲花千里不如君》已完结,写嬴政的《秦殇》缓慢更新

息妫:命带桃花随流水,一顾覆蔡又灭息


内容摘要:如果美也是一种原罪,那么息妫在一生下来便注定了她此生必定命运多舛,这个一直被母国夫君保护的小姑娘,在亡国灭家的淬炼下瞬间长大了,她坐在婚车上看见了息国百姓鄙夷的眼神,听见了亡国祸水的骂声。

 

 提及她,源于王维的一首诗《息夫人》:“莫以今时宠,能忘旧日恩。看花满眼泪,不共楚王言。”


古代的文人骚客都喜将美人入诗入画,诗佛也不能免俗,单从字面瞧着,王维用笔细腻,以息夫人的口吻,道尽了她的心声:今时宠,昔年恩,此事古难全。楚王宫里的桃花大片大片地盛开着,落红人独立,对花难自泣,如霜的月光倾泻而下,那踏月的女子踽踽独行,唯有影子与之相伴。


是她不受宠么?


为什么她三年未曾与楚王讲话?


这便是,我幼年初读这首诗时,盘桓在脑海里经久不去的问题。


息夫人,姓妫,陈氏,她是陈国国君陈庄公的小女儿,春秋四大美女之一,她因嫁给息候,也称息妫。


春秋年月,好攻伐,尚武勇,和平才是瞬息万变的,尚武的时代背景决定了能在春花秋月里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女子,大多难逃红颜祸水的命运,她们与国家的兴亡紧密相连,她们的情仇一念间,无数的生命为之枉死。正如西施亡了吴国,夏姬“杀三夫一君一子,亡一国两卿”。


息妫的传奇,始于一次探亲。


息妫嫁到息国后,丈夫息候很是钟情这位漂亮又身份贵重的妻子,夫妻二人琴瑟和鸣,日子倒也相安无事。古来便有归宁一说,是指新婚夫妻在大婚第三日,女子回到母国探视父母,或许是因国事操劳脱不开身,这次归宁息候并没有陪同息妫前往陈国。


春秋时代,国家兴亡系于国君一身,明理的息妫也并未强求丈夫的陪同,独自一人返回了陈国,再探望完父母后,息妫便想去看看嫁到蔡国的长姐,虽说是姐妹相见,但息妫毕竟已嫁入息国做夫人,该有的礼数自是不能少,作为蔡国的国君蔡哀侯自然要做陪。


君王大抵都是好色的,尤其是见了美人之后,更何况是位列春秋四大美人的息妫,即便与她隔着尴尬的亲属关系,蔡哀侯也根本按捺不住骨子里好色的本性。一国夫人来访,酒席自是避免不了的,作为姐夫的蔡哀侯,在酒酣之际公然撒酒疯,不仅出言不逊还对息妫动手动脚,自幼长在深闺的息妫哪里见过这样的场面,她除了愤而离席,着实想不出什么更好的办法。


第二日,她便向蔡侯请辞,回到了息国。


回到息国后,息候见息妫两眼红红,便问及此事,她再也忍不住了,将在蔡国的遭遇一一告知给丈夫,息侯闻此大怒,奇耻大辱如何忍得,但碍于两国实在的亲戚关系,息侯实在抹不下脸来开战,思前想后他想了一个最昏聩的绝招,派人游说楚国国君楚文王,希望得到他的帮助。


写到这,脑子里飘过了两个成语:假途灭虢,唇亡齿寒!


不过此时恼羞成怒的息候,也没有顾念太多,他一心便想着如何能为息妫出这口恶气,息妫能得此人为丈夫,倒也不枉她了。女人向男人告状哭诉,本就无可厚非,但若将情绪置身于国事之中,那便是所谓的红颜祸水了,或许息妫本人没有料到,她的这份哭诉会给蔡国招来如此大祸,不过她更想不到的是,她未来的命运也将与此一战紧密相连。


使臣的快马一骑绝尘,在黄沙漫漫中抵达了楚国的国度郢都,并向楚文王说明了来意,文王性格强硬如挟雷带电,诡谲如翻云覆雨,他自有他的顾虑,春秋多战伐,一着不慎满盘皆输,况且息蔡两国实为姻亲,若没有个正经缘故,他并不想去淌这趟浑水。


楚文王不愧乃一代霸主,并未只图眼前小利,更着眼与大局,毕竟此时对楚威胁最大的乃是晋国,他并不想因为一次战争的失利,错失了逐鹿中原的良机,更何况他也不相信,一国之君竟不顾大局为一个女子开战,真是天下之奇!


息国使臣见楚文王按兵不动,只得拿出十分的诚意,他对楚文王说:“请您假装进攻息国,我向蔡国求援,蔡侯一定会派军队来,楚国再乘机攻击蔡国,可以建立战功。”


不同于为夫人出气的息候,楚文王雄才大略,从使臣的字里行间他洞晓了息国的意图,自然不会放弃这个拓展疆域树立威信的机会,他欣然接受了息候的计策,两国盟约就此达成。


不知身在宫闱的息妫可否闻听这一消息,或许宫苑深深她没有听到,又或许在床帏帐幔处,息候也没有刻意隐瞒她,也许她正在为蔡侯即将付出的代价窃喜不已,为拥有一位如此疼她的丈夫而庆幸,从未经历风霜的她,又如何能看透这风波诡谲之下的政治阴谋呢?


一场由息妫引发的灭国之战正式拉开了序幕,在蔡侯调戏息妫的同年九月,楚文王亲率大军兵临息国边境,两人按照约定让军队在边境做做样子,息候亲笔手书,字字情深行行意切,力劝蔡侯亲自驰援息国。


马蹄声声飞驰过长亭,斥候将这封饱含家国情真实则包藏祸心的求救国书,递到了蔡国国君的书案上,驰援亲属还是作壁上观,成了眼下蔡侯最要紧的选择,因公为长远计出兵驰援是最好的选择,因私息妫那清丽的面容,早已成为他眼中不可错过的风景,于公于私他都没理由不出兵,可此时的蔡侯并不知情,这其实是楚国和息国共同给他挖好的坑。


一切按照息侯的计策进行着,蔡侯倾全国之力出兵,且不说楚国战力有多强,有息国做为内应,这场战役的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,没过多久楚文王亲率军队在莘地击败了蔡军,他冲进败绩的蔡军中,直接将蔡侯俘获回营。


故事讲到这里,似乎又落入“冲冠一怒为红颜”的俗套,前有周幽王烽火戏诸侯,后有西施郑旦助越疲吴,而蔡侯因调戏一个倾城女子而亡国,说起来也真不够光彩,难怪追尊定谥为一个哀字,确实真够悲哀的,毕竟调戏一个绝世美女的代价,可不是他一个小国国君能够承受的。


或许于息妫而言,她只想让丈夫为她出口气,却未曾料想她这绣口一开,竟累得蔡国遭倾覆之祸,而若她有先见之明,能预料将来之事,她又是否会后悔将那日所受屈辱宣之于口呢?


被楚军俘获的蔡侯本寄希望于息国,但在楚军士兵的嘲笑中,他渐渐了解了事件的前因后果,只怕他在心里早就问候息候不下八遍了:老子和你实在亲戚,为了救你被俘,感情这一切都是你策划的!还有没有王法了,我不就摸了摸息妫的大腿嘛,你就联合着外人搞我,至于么!


他出于仗义派兵驰援,却落得一个兵败被俘虏的下场,自然是气不忿的,息候如此算计他,那他也没必要对息候抱有一念之仁,既然一切都因为息妫而起,那么一切也由息妫结束吧!


适时当楚文王来见蔡侯时,他便在楚文王面前盛赞息夫人美貌,楚文王本就不相信息蔡两国因美人起战火之事,如今得到证实,倒勾起了他对息妫的兴趣,自古英雄爱美人,楚文王自然也不能免俗,夜里辗转反侧,皎洁的月光透过窗幔倾泻而下,蔡侯描绘的息妫形象逐渐在他的脑中勾勒成形,他愈发想知道这位能引起三国战乱的女子究竟生的如何模样,于是他以巡游之名来到了息国。


得知楚王要来,息侯自然不敢怠慢,他设宴款待楚文王,还请来息妫作陪,在他的印象里,楚文王雄才大略并不是如蔡侯一般的宵小之辈,故而他才愿意将妻子息妫大方引荐,可是他忘记了,如果一个国君为妻子报私仇都要仰仗别国出兵,那么他还有什么实力去保护这个女人呢?


更何况听罢蔡侯之言的楚文王,早已对息妫辗转反侧寤寐思服了。


他不是没有见过漂亮的女子,毕竟楚国多美人,但不知为何当息妫拖着迤逦的长裙,缓步走到他面前的时候,他知道他的眼里再也盛不下任何人了。虽然楚文王歆慕息妫,但他此次前来另有他的目的,毕竟蔡国已灭,没有了蔡国帮衬的息国,就如同没了牙齿爪子的老虎,此时不灭更待何时呢?


在于臣子商议过后,楚文王做东设宴招待息侯,乘机以武力俘虏息侯,楚军的马蹄疯狂地在息国的国土上肆虐,出奇兵灭亡了息国,似乎是对情敌的愤慨,楚文王并没有给息候应有的礼遇,而是派他去担任守卫城门的士兵。


守着被楚国占领的本国城门,不知此刻的息候心中是何等悲凉。


一切都来的太快了,快的让人猝不及防,得知此事的息妫,认为始作俑者是自己,如果不是她在丈夫面前哭诉,息候也就不会为她引狼入室,她想投井自杀但遭斗丹劝阻,斗丹问她:“若你身死,楚王何以待息候?”


为了保全息侯的性命,她只得放弃投井的想法,带着亡国的恨意,带着解救夫君的无奈,踏着被战火肆虐的断壁残垣,她身披红色的嫁衣,嫁给灭她国家囚她夫君的仇人。


如果美也是一种原罪,那么息妫在一生下来便注定了她此生必定命运多舛,这个一直被母国夫君保护的小姑娘,在亡国灭家的淬炼下瞬间长大了,她坐在婚车上看见了息国百姓鄙夷的眼神,听见了亡国祸水的骂声,可她又能如何呢?


虽不愿意承认这一点,那个时代的女子们,遑论谁,把握她们命运的人,从来都不是她们自己,这是历史的怪圈,任谁也逃不掉躲不开,只是被动接受别人为她安排的命运,而那本应为这场战争担当责任的三个男人,却把她推到历史的前沿,受亡国唾骂,被祸水缠身。


当她十里红妆在楚国郢都嫁给楚文王始,三年未曾对他说过一句话,她没有妇好那般指挥军队的战略,也没有武则天的谋略,她只能一个用自己的方式,无言地向命运强权宣战:“看花泪满眼,不共楚王言。”


文王也从未怪她,依旧待她如初,或许就连她自己也辨不清,她该用何样的情绪面对这个深爱她的男人。这两个深爱她的男子,一个因她灭国为奴,一个对她百般宠爱,还生两个儿子。


爱不得,恨不得,两两为难之际,她只能以无言来面对,你待我的情深,我无以为报,只得用祸水之名还予一二了。


楚王也曾问息妫为何不愿开口,她面对满树桃花说:“我一个女人,伺候两个丈夫,即使不能死掉,又有什么话可说的?”文王听后何其心疼,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蔡侯,若没有他从中挑衅,便没有如今的结局,他挥师南下彻彻底底灭了蔡国,从不相信因女子挑起战争的他,却为了息妫一一践之了,这样的男子有谁能不为之心动呢?


文王与息候做了同样的事情,但息候却给息妫带来了无尽的骂名,息妫心中自有一杆秤,孰轻孰重,她能称的明白。


一国之君上演夺爱式的婚姻在春秋战国的舞台屡见不鲜,在历史情境下本就无可厚非,但若因此亡国那便得不偿失了,作为一个国君,息侯不知唇亡齿寒之故,竟想依靠引外援来解决内部问题,最为昏聩,想这蔡侯与息候两人一个好色亡国,一个目光短浅,亡了国却背负在一个女人身上,难免有失偏颇。


周作人曾有一段话评价息妫,倒是十分公允:“她以倾国倾城的容貌,做了两任王后,她替楚王生了两个儿子,可是没有和楚王说一句话。喜欢和古代死了的美人吊膀子的中国文人于是大做特做其诗,有的说她好,有的说她坏,各自发挥他们的臭美,然而息夫人的名声也就因此大起来了。老实说,这实是妇女生活的一场悲剧,不但是一时一地一人的事情,差不多就可以说是妇女妇女全体的命运的象征。”


在文王的包容庇护下,息妫度过了一段较为安稳的时光,可英雄注定是要征战沙场的,尤其是楚人这样好战多杀伐的民族,在平定巴人的叛乱中,文王不幸负伤,没过多久便伤重身死,只留下息妫母子,以及那未完成的春秋霸业。


不知息妫此时心有何感,是难过多一些?还是释然多一些?就在息妫还沉浸在楚王薨世的消息之时,她的两个儿子却实实在在给了她当头一击,获得王位的长子楚堵敖因嫉妒兄弟熊恽的才干,一心想要杀死这个万事都比自己强的兄弟,于是兄弟阋墙同室操戈的事情,便在息妫眼前活生生地上演了。


两个都是自己的孩子,手心手背都是肉,息妫没有办法端坐在王太后的位置上,不闻不问无动于衷,于是在楚堵敖动手的时候熊恽出逃了,逃到了随国,他联合随国军队,上演了一出绝地反击的好戏,鹬蚌相争最后只是渔翁得利,楚堵敖战败身死,熊恽虽然获得王位,但军国大权全都落在了楚文王的弟弟,也是楚国令尹子元的手里。


一子身死,一子受制于人,此时的息妫褪却了少女的天真,若说息国的亡国令她成长,那么儿子的鲜血让她彻底认识到了政斗的残酷,这个长不大的小姑娘逐渐养成了政治家般敏锐的目光,她知道此时一步走错,等待她的便是母子俱损的结局,她眼睁睁地看着子元在她的宫室边建起房舍,晚上边摇铃铎边跳万舞,面对子元的公然无礼,她质问道:“先君让人跳这个舞蹈,是用来演习战备的。现在令尹不用于仇敌,而用于一个寡妇的旁边,这不是很奇怪吗?”


子元却不以为意,笑着说:“女人不忘记袭击仇敌,我反倒忘了。”朝中不是没有正直的大臣敢于挑战子元的权威,比如斗射师就直言子元不该不顾伦理纲常,反被子元囚禁于宫室,息妫得知此事,立刻将消息传递出去,她知道此时的子元已犯了众怒,天作孽有可为,自作孽不可活,在朝中重臣若敖氏的支持下,时任申公的斗班率众闯入宫中,怒杀子元平息持续八年的子元之乱。


而息妫呢?她的结局在历史中已不可考,有人说待一切尘埃落定,她怀着对文王的爱慕,隐居幕后逐渐淡出了春秋历史的舞台,也有人说她趁着宫闱看守不备,偷偷溜出宫去与息候会面,两人知道此生再难有相守之时,便双双自刎而死,血落之处开遍簇簇桃花,故而息妫也被称为桃花夫人。


    相思的血开成了桃花,在《红楼梦》中高鹗曾用邓汉仪的诗,“千古艰难唯一死,伤心岂独息夫人。”来讽刺袭人再嫁,可息妫飘零的人生难道不比亡国时从容赴死,更值得怜惜吗?有时候死很容易,难的是带着那份愧疚和丈夫的生命,煎熬地活着……

 

评论(4)

热度(7)
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